龙江工匠淬火砺刃 匠心筑梦国赛舞台
东北网9月5日讯(记者 孙英鑫)9月19日,龙江砺刃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将在河南郑州正式启幕。工匠国赛本届大赛,淬火鹊巢鸠居网黑龙江共派出107名选手,匠心参加98个项目的筑梦比赛。随着比赛的舞台临近,选手们筹备进展如何?龙江砺刃状态如何?近日,记者走进哈尔滨技师学院一探究竟。工匠国赛
0.1克的淬火执着
“蛋糕表面的奶油厚度要控制在0.5~1厘米,一片蝴蝶酥的匠心鹊巢鸠居网重量是50~60克。”糖艺/西点制作赛项的筑梦选手于子琀谈起比赛要求如数家珍。为攻克奶油抹面厚度的舞台难关,她先用假蛋糕胚子反复练习手感,龙江砺刃再用真胚子验证,工匠国赛直到让这不到1厘米的淬火厚度变成一种肌肉记忆。
于子琀的本子上写满了训练计划,每天长达10几个小时的站立和躬身让她小小年纪就膏药不离身,睡梦中也常常因双腿的抽搐而惊醒,但她却笑称这是“甜蜜的勋章”。
最让她头疼的还是空心糖丝带的制作,拉出的糖丝要在未完全硬化时塑性,同时保证宽度达标,稍有不慎就会碎裂。“有时候眼看就要完工,‘啪’的一声全碎了,当时感觉天都塌了。”但她总能迅速调整心态,“找出问题重新来过,碎十次就做第十一次”。

从“计算机小白”到省赛金牌选手
“这孩子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,但他胜在努力与坚持。”网站技术赛项的教练刘新成谈起学生赵晨旭时满是骄傲。这位21岁的选手每天6点开始训练,直至深夜仍不断敲打着键盘。“我原本以为省赛已经是这次的终点了,没想到还有更大的舞台等着我”。
每天上午,赵晨旭都会针对比较薄弱的后端进行训练,下午则是前端训练,结束一天的训练后,他会将自己失误的部分详细记录并反复练习,哪怕教练催促他回去休息,他仍然坚持“今日事今日毕”,不搞清楚不罢休。
“如果让我给目前的自己评分的话,可能是70分左右,剩下的30分就交给比赛的临场发挥和赛场环境。”赵晨旭笑着说。

与面团的不确定性“较劲”
烘焙选手马睿迎正在反复试验丹麦面包的开酥工艺。一款合格的丹麦面包要求层次明显,然而在制作的过程中,室温、油温、包括油的“软硬”都可能导致油和面混在一起变成“混酥”。
“烘焙最迷人的就在于它的不可控性,制作面包时,任何一点细节的不同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成品,没有哪两个面包是完全一模一样的,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令我非常喜欢。”
训练时,马睿迎会模拟比赛进行限时训练,虽然经常出现忙中出错的情况,却也增强了她随机应变的能力。看着胳膊上大大小小烫伤的疤痕,她笑着说“烫到我没关系,别烫到我的面包就好。”

60天攻克40种开发工具
数字交互媒体项目的韩皓林创造了备赛“加速度”,18岁的他在60天内掌握了40多种开发工具,每天早八到晚八针对不同模块进行专项练习。“比赛中有一个环节是设计海报,可我之前连画画都不会,很多其他开发工具也都是第一次接触,因此只能勤学苦练,整个暑假基本没有休息,我的指导教师李丽也一直陪伴着我,给我带来很大的帮助。”
李丽告诉记者,数字交互媒体项目是第一次出现在国赛中,对于选手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,平日里她会经常和韩皓林探讨比赛策略,争取做到取长补短。“比起最终的成绩,我更希望选手能通过这次珍贵的大赛机会,收获自己的成长。”

本文地址:http://nanjing.bengyanjiusuo.com/news/504f88798608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